馮劍星
《張思伯造像題記碑》舊藏于河南扶溝縣柴崗鄉(xiāng)支亭寺,為北齊造像碑刻,該碑原石已佚,僅存拓片。拓片高36厘米,寬45厘米,書體為楷書,僅見著錄于1989年出版《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金石刻本匯編》第8卷57頁。該碑為河南周口至今所發(fā)現(xiàn)第二塊南北朝時期碑刻,史料和書法價值尤為珍貴。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扶溝縣志》有關于此碑的記載:“支亭寺,(扶溝縣城)西南十八里。為北齊武平十年建。內有大齊武平五年張思伯作佛圖碑,現(xiàn)存殿壁?!?/p>
《張思伯造像題記碑》主要內容是記載張思伯為其家人祈福、為亡人薦福所刊刻的佛像題記。碑上方所刻佛像已經模糊難辨,佛像下蓮花樣式尚清晰可認。碑文約有270字,其文如下:
大齊武平五年,歲次甲午四月,辛卯朔十二日壬寅,蓋王宮誕生,猶歸涅槃。書葉畫皮,圣教常存。削骨珆髓,孜而全妙跡。是以清信大土(士)張思伯磬(罄)□家珍敬造浮屠一軀,中有釋迦像微妙虛凝,可謂奇工。卓絕異手,非并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愿七祖先靈俱登?!趼尸F(xiàn)前眷屬,共同妙果。伯父旨板許昌本縣令,授職尚書楊伏榮。伯身潁州刺史元永用為州兼主簿,刺史陸王字子璋召補西曹書佐,太守姜術選用郡中正。弟愿成,郡兼主簿,高太慰(尉)圍潁州城千人營主。堂弟紅葉鄉(xiāng)豪都曹。無量壽像主伯息長儒、息長斌,浮屠主息長轟,菩薩主成息騰瑋,菩薩主亡弟文□息子颙,供養(yǎng)主刊名述之云爾。
根據(jù)碑文所載可知,此碑刊刻于北齊后主高緯武平五年(574年)四月十二日。碑文內容十分簡要,但補充了很多《北齊書》沒有記載的歷史資料。造像主為張思伯,其人《北齊書》有傳,但較為簡略:
張思伯,河間樂城人也。善說左氏傳,為馬敬德之次。撰刊例十卷,行于時。亦治毛詩章句,以二經教齊安王廓。武平初,國子博士。
通過本傳記載可知,張思伯為樂城(今河北獻縣)人,北齊儒生,后為國子監(jiān)博士。通過碑刻所載之內容,可以探知其早年履歷,先是為潁州刺史元永所賞識,做了潁州的主簿。元永其人,為北齊名將元景安之父,《北齊書》亦有載:“天平初,高祖(高歡)以為行臺左丞,尋除潁州刺史,又為北揚州刺史?!碧炱綖闁|魏孝靜帝元善見的年號(534年~537年),當是在這個時期,元永擢用張思伯為潁州主簿。后張思伯又做了西曹書佐和郡中正幾個地方上的小官,至后主高緯武平初年(570年)的時候,才做了五品的國子監(jiān)博士。到武平五年(574年)四月,他回到潁州(今許昌)探親,其父當時為許昌縣令,其弟為潁州郡主簿,于四月十二日刊造這一軀浮屠像,并題記刻石。
北齊由文宣帝高洋于公元550年建國,至公元577年被陳所滅,短短二十多年時間,傳位六帝,皇帝幾乎個個昏庸,貴族驕奢淫逸,四處戰(zhàn)亂頻仍,百姓流離失所。但是從皇帝、貴族,到普通百姓皆篤信佛教,舉國竟成風尚。開國皇帝高洋于“登祚受禪”之初,即頒布詔書:“于僧稠禪師受菩薩戒,斷肉禁酒,放鷹除網(wǎng),又斷天下屠,年三月六日,勸民齋戒,公私葷辛除滅之,度人八千?!庇诖丝梢姳饼R上下佞佛之風。道宣《續(xù)高僧傳》卷十《隋彭城崇圣道場釋靖嵩傳一》又有記載當時佛教之盛,“屬高齊之盛,佛教中興。都下大寺,略計四千。見住僧尼,僅將八萬。講席相距,二百有余。在眾常聽,出過一萬。故宇內英杰,咸歸厥邦”,更見此風與日俱增,以至于全國到處皆有寺院、僧尼,其國之風氣,可想而知。
由于佛教的盛行,大量的造像不斷涌現(xiàn),摩崖刻經、碑志題記更是層出不窮。諸多摩崖刻經中如河南安陽《寶山刻經》(550年~555年)、山東平陰《二洪頂刻經》(564年)等,皆是北齊書法的代表性作品。北齊的碑志題記多以隸書為主,楷書亦占重要部分。一般官吏、百姓所刻造像題記,多以楷書上石,因其便捷為宜,《張思伯造像題記碑》即是此類。該碑整體書風簡明爽利,端方自然。結體嚴謹平正,修短恰宜,大有清剛平和、勁秀疏朗之態(tài)。與其刊刻時間相近的《崔博墓志》(573年)、《崔頠墓志》(573年)、《朱岱林墓志》(571年)、《道貴墓志》(571年)相比較,用筆結體多有相似之處,且整體書風應屬同一風格,可見此造像碑刻書寫者,也深受當時書風的影響。
張思伯于題記中所羅列自己“履歷”,以至其父、其弟、其堂弟之官職,此為當時風氣所致。時人能獲取一官半職便為人津津樂道,到處炫耀,以為光耀門楣,刻石題記,自然必不可少。官職長長羅列于姓名之前,乃至有授予自己官職之人的姓名職位,是為北齊“三長制”的一個特殊體現(xiàn)。如北魏正始五年(508年)四月二十七日,一個名叫史市榮的把守關口的小吏,在龍門石窟古陽洞造“釋迦文佛像”題記上,仍將自己所謂的“官職”刊于石上,以為炫耀之資。以此聯(lián)系到張思伯之所為,就不足為奇了。所以,《張思伯造像題記碑》也是我們研究北齊“三長制”的重要歷史實物依據(jù)之一。
張思伯與扶溝支亭寺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故老相傳此寺為其受皇帝之命而建,據(jù)說山門前古槐為其親手所植。所傳其因救人而溺亡之“露尸臺”,在今扶溝縣柴崗鄉(xiāng),現(xiàn)已改作路寺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