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570萬人報名參加。作為幾代人的青春記憶,高考改變了無數(shù)人的命運,從此開啟了他們新的人生道路。
47年來,高考跟隨時代的浪潮不斷革新,無數(shù)人的命運因高考而改寫,高考也書寫了他們記憶中舉足輕重的一頁。
本報擬采訪1977年到2024年間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周口高考生,回望曾經的高考,重拾高考背后的記憶,一窺在“知識改變命運” 的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奮斗歷程。在此,本報特向廣大讀者征集稿件,要求文章以第一人稱講述故事,要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有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文章要行文流暢,可讀性強,有真情實感,價值觀正確,可配發(fā)1至2張相關照片(高考舊照、準考證、課堂筆記等),不少于1000字。來稿請發(fā)送至周口日報社“我的高考記憶”專用郵箱:zkrbcyt@163.com,注明“我的高考記憶+所在城市+姓名+身份/職務+聯(lián)系方式”。
我是1975年秋季從周口一中畢業(yè),那年17歲。在學校,我還是有幾分文采的,重大節(jié)日學校出??3?怯形覍懙脑姼琛J袕V播站還采用過我寫的幾篇文章。那年月,高中畢業(yè)生的選擇就是“滾一身泥巴,煉一顆紅心”。畢業(yè)后,我被下放到商水化河當了一名知青,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生活條件非常艱苦。
1976年冬,征兵工作開始,我踴躍報名參軍。接兵的連長看中了我的文才,當即表示:“只要身體、政審合格,你這個兵我要了!”那天,我激動得晚上睡不著覺,披衣點亮煤油燈。時值寒冬,鄉(xiāng)村的夜非常冷,寒風在曠野中奔馳,發(fā)出尖銳的聲音,但我的心卻燃著一團火。我坐在被窩里,讓思緒像開閘的水一樣放縱奔流!到天亮,一首《奔向遠方》的長詩一氣呵成。然而,現(xiàn)實把我的夢擊得粉碎,知青組只有一個指標,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我未能如愿。
公社武裝部部長笑吟吟地安慰我:“明年去吧,明年你是公社第一名?!蔽抑肋@是在敷衍我,淚水在眼眶里打轉,但始終沒讓它流出來。
1977年春天,我被商水縣電機廠招去當了一名車工。同年10月,教育部宣布恢復高考。聽到這個消息,我欣喜若狂。在車間隆隆作響的機器旁,我一邊干活一邊復習。白天上班,晚上挑燈夜戰(zhàn);夜晚上班,白天到學校聽課,我恨不得一天當作兩天用,把浪費的時間找回來。我的中學時代是在“學工、學農、學軍,還要批判資產階級思想”中度過的,學到的知識非常少,要在較短時間內重學中學知識,難度是相當大的。
父親擔心我高考落榜了心理承受不了,勸阻我說:“不要好高騖遠,知識分子的境遇不見得比工人階級好,還是當一名本分的工人,學點技術,比啥都強?!蔽抑?,父親經歷的時代,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1977年12月份,我參加了“文革”結束后的首屆高考。1978年4月,我收到淮陽師范學校錄取通知書,并沒有去報到,我想向更高層次邁進。1978年7月,我再次參加高考。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久后我收到河南省中醫(yī)學徒班的錄取通知書,那是河南省衛(wèi)生廳在全省高考上線的考生中選拔500名中醫(yī)本科五年制以師帶徒學生。
大學生活打開了全新的知識天地,我年輕的生命體味到人生的樂趣。我不允許學習以外的事情占據我的時間,我貪婪地吮吸著知識的乳汁,時時告誡自己不要虛度光陰,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要對得起這個時代。
1983年7月,我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被分配到周口市(現(xiàn)川匯區(qū))人民醫(yī)院工作。1985年,當“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yè)化”成為選拔干部的重要標準時,我被調到周口市(現(xiàn)川匯區(qū))衛(wèi)生局工作。1987年,我被調到周口市(現(xiàn)川匯區(qū))委辦公室工作。1989年我被調到周口地委(現(xiàn)周口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直至退休。
我常常感慨,我趕上了撥亂反正的好時代。知識不僅能改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命運,也能改變個人的命運。②18
(王愛民口述 記者陳永團整理 圖片由王愛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