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全欣
淮陽,位于中原腹地,漢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置淮陽國,治所在陳縣(今淮陽),兩漢時期時而為郡、時而為國,其區(qū)域主要包括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和安徽省阜陽市及周邊區(qū)域。淮陽由于位居中原,生產(chǎn)力先進,人口發(fā)展較快,為漢王朝提供了充足的兵源。一批批來自淮陽的戍卒,遠征邊塞,保疆衛(wèi)土,為漢王朝的政權(quán)穩(wěn)定作出重要貢獻。
兩千年風起云涌、滄海桑田,這些來自淮陽的戍卒早已走入了歷史的深處。讓我們試著透過文獻資料和出土的漢簡,探尋他們的戍邊生活。
遠離故土
22歲的張安,家鄉(xiāng)在淮陽郡的扶溝,在西北戍邊的他,是一名公士。公士,是一個僅高于士卒的爵位。張安是幸運的,他的經(jīng)歷被居延漢簡記錄了下來,讓我們知道了曾經(jīng)他的存在。
20世紀30年代,我國在今甘肅額濟納河流域發(fā)現(xiàn)一批漢朝張掖郡居延和肩水兩都尉的文書檔案簡牘,即“居延漢簡”。其中,有以下記載:
戍卒,淮陽郡扶溝完里,公士,張安,年廿二。戍卒,淮陽郡苦中都里,公士,薛寬,年廿七。(《居延漢簡釋文合?!罚?/p>
漢朝,每郡每年派出戍卒屯戍邊區(qū),這是當時徭役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漢朝兵制規(guī)定:凡天下男子,從23歲至56歲都要服兵役,一般成丁一生要服役兩年,一年在本郡當正卒,另一年或者到邊郡當戍卒,或者到京師當衛(wèi)士。戍卒由縣一級的官府征發(fā),再由中央選派官員統(tǒng)一帶至戍衛(wèi)之地。
戍卒從家鄉(xiāng)到邊疆后,便納入軍事管理系統(tǒng),也建立了個人檔案,即“卒名籍”,主要包括姓名、籍貫、兵種、身高、膚色、配備的武器等。還會發(fā)給戍卒“符”,作為其身份證明。如肩水金關(guān)發(fā)現(xiàn)的漢簡記載:
戍卒淮陽國陽夏……年廿八長七尺二寸黑色……
戍卒淮陽國寧平……城里大夫陳護年廿四長七尺二寸黑色……
戍卒淮陽郡苦葉里宣橫三石具弩一完蘭一完弩循(盾)一完蘭冠一完承弦二完……
戍卒淮陽郡苦上里王光有方一完靳幡一完……
簡牘上的“七尺二寸”是戍卒的身高,“黑色”是戍卒的膚色,“方”“弩”“蘭”“蘭冠”“弩循”“承弦”“靳幡”等是戍卒配備的武器,“完”表示武器是完整的。
據(jù)考證,漢朝在西北邊境守邊的戍卒,有很大一部分是良家子弟及普通農(nóng)民(另有刑徒和罪犯),他們來自全國25個郡、140余個縣、350個鄉(xiāng)村(何雙全《漢簡·鄉(xiāng)里志及其研究》),而且,“戍卒籍貫,以汝南、淮陽二郡人民為最多”(陳直《居延漢簡研究》)。
艱苦戍邊
西漢取得河西地區(qū)之后,為實現(xiàn)“隔絕羌胡”“通西域”的戰(zhàn)略目標,修筑了貫通河西的長城烽燧,并派軍隊戍守。這些分布于烽燧、亭鄣的戍卒,一般被稱為燧卒。他們是戍卒的主力,主要職責是“謹侯望”“畫天田”“舉烽火”,窺伺塞外敵情,巡邏邊塞安全,并對入寇進行防御。
除了上述承擔守望亭隧、繕治鄣塞、傳檄文書等軍事工作的燧卒之外,也有承擔伐茭采薪、輸糧運水、修圃種菜、開渠打井、維修防御工事等服務(wù)性工作的田卒、河渠卒、養(yǎng)卒等。戰(zhàn)時,他們也會參與防御作戰(zhàn)。
戍邊環(huán)境艱苦,出土漢簡上的一首詩記載:
日不顯目兮黑云多,
月不可視兮風非(飛)沙。
從(縱)恣蒙水誠(成)江河,
州(周)流灌注兮轉(zhuǎn)揚波。
這些戍卒從自然條件、生活條件較為安穩(wěn)的中原,到了西北荒涼之地,心情苦悶。風沙漫天、戈壁綿延的邊境,必然會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
在河西沿線烽燧出土的簡牘中,有一些戍卒寫給家人和親友的書信,訴說著戍邊之苦。例如,在肩水金關(guān)遺址出土的一枚書信簡牘上寫著:“病,野遠為吏,死生恐不相見……”只言片語,戍卒的思親之情越過千年時光,仍情深意切。思親心切,加之戍邊環(huán)境惡劣,戍卒不愿意長久在此服役,因此,就有戍卒冒險逃亡。居延漢簡記載:
馬長吏即有吏卒民屯士亡者具署郡縣里名姓年長物色所衣服貴操初亡年月日人數(shù)白……報與病已謹案居延始元二年戍田卒千五百人為骍馬田官穿徑渠乃正月己酉淮陽郡……
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是,一名馬姓長吏向上級或者外界報告逃亡田卒的籍貫、姓名、年齡、外貌特征、穿著、隨身物品、逃亡時間,此次逃亡的田卒,請注意核查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在居延骍馬修建徑渠的1500余名淮陽郡戍田卒。
這個消息傳回地方郡縣,郡縣要根據(jù)逃亡者最后現(xiàn)身時的形象和特征,制作“通緝文書”,以便捉拿。
河湟屯田
西漢初年,漢武帝拓邊擴疆,漢軍“乃度(渡)河湟”?!昂愉摇碧刂附窀拭C、青海兩省交界地帶的黃河及支流湟水,“隔絕羌胡,使南北不得交關(guān)”(《后漢書·西羌傳》)。漢武帝先后派遣大將霍去病、李息等人征戰(zhàn)河湟,大部分羌人歸附于漢。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河湟地區(qū)諸羌發(fā)生叛亂,攻掠漢之邊塞。
為盡快穩(wěn)定局勢,漢宣帝調(diào)派6萬大軍充實河湟等邊防地區(qū)防御力量。這6萬大軍,主要是“三輔、太常徒弛刑(減刑的犯人),三河、潁川、沛郡、淮陽、汝南材官,金城、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騎士、羌騎,與武威、張掖、酒泉太守各屯其郡者”(《漢書·趙充國傳》)?;搓柕摹安墓佟痹?萬大軍之列。
材官,是西漢騎、步、車、水四個兵種中步兵的別稱。漢王朝視各個郡國的地理條件差異,分別建置材官、騎士、輕車、樓船等兵種。南宋錢文子《補漢兵志》載:“大抵金城、天水、隴西、安定、北地、上黨、上郡多騎士,三河、潁川、沛都、淮陽、汝南、巴蜀多材官,江淮以南多樓船士?!笨梢?,材官是淮陽郡國兵的主力。
西漢著名將領(lǐng)趙充國出馬,于神爵元年率軍進攻西羌,不過半年,便平定羌亂。為保證河湟地區(qū)的長治久安,趙充國提出“罷兵屯田”,向朝廷上《屯田奏》,提出了聞名古今的《屯田十二策》。留下屯田的人,主要是“弛刑,應(yīng)募,及淮陽、汝南步兵與吏士私從者,合凡萬二百八十一人”(《漢書·趙充國傳》)。
從臨羌(今青海湟源縣東南)至浩門(今甘肅永登縣西南)一帶,“羌虜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墾,可二千頃以上”(《漢書·趙充國傳》)。這些兵士,一方面防御羌人滋事,另一方面開墾2000余頃土地,生產(chǎn)糧秣備戰(zhàn);大力興修水利和交通工程,就地伐木修復沿途郵亭、整治道橋。一年后,趙充國上《請罷屯田奏》,包括淮陽步兵在內(nèi)的大量屯田將士留在了河湟地區(qū)。
20世紀70年代,在河湟地區(qū)發(fā)掘的大量漢墓里,一些屬于漢朝武帝、昭帝、宣帝時期的五銖錢和陶器、木簡等陪葬物件,透露著濃厚的中原漢文化氣息?;蛟S他們的主人,就是來自淮陽的士卒或者其后代。
戍卒歸鄉(xiāng)
漢朝戍邊的戍卒役期一般為一年,若遇到緊急情況,可以延長6個月。“若有急,當留守六月”(《漢書·溝洫志》如淳注)。服役期滿的戍卒,即為罷卒。他們完成了戍邊使命,“還復民伍”(《后漢書》卷一下《光武帝紀下》)。
據(jù)考證,罷卒在完成所有退役手續(xù)之后,會由邊郡官吏帶領(lǐng)返鄉(xiāng)。漢簡記載,“史馮貴之,始元二年正月假一封傳信,迎罷戍邊卒”。罷卒到達郡國后,各縣侯國官吏將迎送他們回家。如果有戍卒在服役期間不幸死去,官府將其裝殮后,隨返鄉(xiāng)的罷卒一道送回原籍。
在20世紀90年代發(fā)現(xiàn)的甘肅懸泉置遺址的漢簡中,有如下記載:
神爵四年十一月癸未,丞相史李尊送護神爵六年戍卒河東、南陽、潁川、上黨東郡、濟陰、魏郡、淮陽國詣敦煌郡、酒泉郡。因迎罷卒送致(至)河東、南陽、潁川、東郡、魏郡、淮陽國并督死卒傳槥。(《敦煌懸泉漢簡釋粹》)
懸泉置,是漢朝敦煌郡效谷縣下轄的一處郵驛機構(gòu)。通過漢簡文字,我們可以還原這一歷史場景:公元前58年11月23日,丞相史李尊帶隊路過懸泉置。此行,他要到河東、南陽、潁川、上黨東郡、濟陰、魏郡、淮陽國等郡國接收戍卒,并護送他們到敦煌郡、酒泉郡。這批戍卒,原計劃要在兩年后,也就是公元前56年(即“神爵六年”,此為預(yù)設(shè)之辭,公元前57年改國號為五鳳,實為五鳳二年)才開始戍邊,或是戰(zhàn)事需要,他們要提前戍衛(wèi)河西邊防。
李尊的任務(wù)不僅是接收戍卒,還要護送罷卒回家。和罷卒一起歸來的,還有戰(zhàn)死邊疆的同鄉(xiāng)戍卒,也由李尊用棺槨護送他們魂歸故里。這些罷卒和血灑疆場的戍卒,有的來自淮陽國……